歙縣茶企3000噸茶葉被泡,多方援助就是保企業(yè)穩(wěn)民生
▲探訪安徽歙縣受災茶企:3000噸茶葉被泡損失9000萬。
因洪水突襲高考延期的安徽歙縣,再度受到聚焦--從昨晚開始,新京報報道的“歙縣洪災茶企3000噸茶葉被泡 負責人失聲痛哭”刷了屏。
視頻報道中,面對鏡頭,安徽歙縣一名鄭姓茶企負責人痛哭,據他介紹,該企業(yè)倉庫里將近3000噸茶葉被泡,金額達到9000萬元。剛剛入庫的1200噸毛茶中,60%還沒有給茶農付賬。
洪水剛剛退去,倉庫里一片污泥濁水,工人們正在整理大袋的茶葉,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可以烘干的茶葉,盡量減少些損失……視頻呈現出來的劫后場景讓人難過,人們也不禁為茶企、為茶農擔憂。
這也只是歙縣洪災受損其中的一個鏡頭,據報道,此次洪澇災害中,初步統(tǒng)計歙縣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1.6億元。而從全國范圍看,據應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10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等27省(區(qū)、市)3385萬人次受災,195.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1.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3萬間房屋倒塌,2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98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
房倒屋塌,難以安居;作物被毀,生計堪憂,這些直接關涉到很多基層民眾的生計。就像歙縣這家茶企,背后一損俱損的還有當地3000多戶茶農--受疫情影響,茶農手里的茶葉滯銷,茶企為了幫助茶農,今年收茶比往年更多,結果卻碰上洪災。那面對如此慘重的損失,他們該如何涉過這條厄運的河流?
當務之急仍然是強力止損,避免更大的損失。洪災已經給民眾造成了巨大損失,而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南方多地仍有強降雨,這就要求各地迅速行動起來,做好汛情監(jiān)測預警和風險隱患排查,提醒群眾轉移避險,提醒企業(yè)做好防范,要盡量做到未雨綢繆。像一些工業(yè)園區(qū)、重點企業(yè),同樣要嚴格落實防汛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各地政府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幫助企業(yè)紓困解難,做好因災致?lián)p的善后補救工作。視頻中歙縣茶企負責人鄭先生也表示,茶葉被泡后,當地也在幫助他解決困難,銀行也有行動,比如開展農業(yè)保險理賠,把災害對貧困群眾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后續(xù)的問題處理好,共渡難關,才能走出眼下這道坎兒。
▲安徽歙縣茶企3000噸茶葉受潮追蹤:志愿者和武警幫忙清淤。
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是一個龐大的網格,任何一處出現波動,都會波及其他地方。茶葉被泡,茶企肯定會遭受巨大損失,而與之緊密關聯(lián)的眾多茶農,同樣也是受害者。因此,為地方經濟發(fā)展計,為老百姓民生計,各方理應多一些幫扶、激勵和支持的政策措施。這就包括,多發(fā)揮農業(yè)洪災保險的作用,及時防范化解洪澇災害返貧致貧風險。
前不久,國務院扶貧辦就發(fā)文指出,要做好監(jiān)測幫扶,及時防范化解洪澇災害返貧致貧風險。這也要求各地方,要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盡全力減少因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
此外,除了來自政府的政策性幫扶之外,企業(yè)、民眾也應該積極自救。比如,能不能轉移原材料、精細化整理受災物資,提高可利用比例等,以盡快恢復經濟,安居樂業(yè)。而社會公眾也不妨搭把手,像之前“為湖北下單”那樣,對受災地區(qū)和民眾多些幫扶。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疫情疊加洪水,這些災禍讓很多家庭經濟狀況變得緊張:本來疫情態(tài)勢向好,讓許多人生活開始切換正軌,洪災來襲,又將他們拽入困境。在此背景下,無論著眼于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大局,還是“六穩(wěn)六保”,都有必要通過多方共濟,讓災區(qū)民眾免于因災返貧的處境。
災禍無情,但人可以努力作為,只要大家一起加把勁,彼此守望,那些艱難的坎兒都能邁過去。
來源:新京報
本文標題: 歙縣茶企3000噸茶葉被泡,多方援助就是保企業(yè)穩(wěn)民生 - 茶葉新聞_中國茶葉新聞_國際茶葉新聞
本文地址:http://m.linjie8.com/zixun/xinwen/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