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指導,服務農社--非遺傳承人梁駿德為桐木村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開展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工藝培訓
盛夏時節(jié),駿德茶廠茶香裊裊。7月15日至17日,桐木村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工藝培訓班在駿德茶廠舉行,合作社70余名學員參加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山小種紅茶制作技藝傳承人梁駿德師傅親自為培訓班授課。
在為期三天的培訓中,梁駿德師傅系統講述了正山小種悠久的歷史、紅茶制作關鍵點和技巧、正山小種與其他工夫紅茶的差異等內容,演示了毛茶中不同大小輕重茶的篩分、合理選篩、等級劃分、簸茶片末等技術操作,現場指導審評武夷紅茶系列全套標準樣。參訓學員一邊觀摩學習,一邊認真記錄,還不斷提問,梁駿德師傅傾情指導、耐心解答??粗鴮W員們孜孜以求的學習態(tài)度,梁駿德師傅倍感欣慰地說道:“正山小種已經走過400多年的風雨,希望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工藝能在我們這一代、下一代更久遠傳承下去,而且一定要傳承下去。”
正山小種作為世界紅茶的鼻祖,從偶然創(chuàng)制到風靡英國皇室乃至整個歐洲,在400多年的歷史傳承中頗具色彩,濃厚而悠久。梁駿德師傅作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山小種紅茶制作技藝傳承人及正山小種22代傳人,對正山小種紅茶的傳承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與責任。50余年的制茶生涯,他堅守初心,匠心制茶,立足公益,服務農社,定期開展制作技藝培訓,當好正山小種傳承人。
第一期培訓學員合影留念
第二期培訓學員合影留念
第三期培訓學員合影留念
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具體步驟:
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過程中,手工竹篾篩共有八片,為一篩至八篩。制成毛茶后,精制第一工序用五篩(此篩也叫抖篩或緊門篩),抖篩上為原身路、抖篩下為本身路。本身路需經過四篩撈篩,撈篩上為本身一,撈篩下再用五篩重撈,五篩上為本身二,五篩下用七篩撈篩,七篩上為本身三,下為片末。經篩過的本身一、二、三分別通過簸箕,簸去茶片,再進行手工揀梗。揀梗后,本身一還需要四篩撈篩,撈去小量長條,以便于拼配后,上、中、下均勻。而原身路則按本身路同樣工序進行,完成后原身路、本身路合拼(統貨)。因為解放前正山小種出口沒有分級別,所以原身路、本身路合拼(統貨),拼堆后回到青樓復火,再裝茶簍銷售。
來源:駿眉梁 駿德茶業(yè)
本文標題:匠心指導,服務農社--非遺傳承人梁駿德為桐木村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開展正山小種手工精制加工工藝培訓 - 茶葉新聞_中國茶葉新聞_國際茶葉新聞
本文地址:http://m.linjie8.com/zixun/xinwen/1778.html